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漢末迷案:糜芳、傅士仁作為劉備的功臣元老,為何要突然背叛關羽
2023/10/11

 

前言

在三國時期,有一場事關乎蜀國命運的一場戰爭,就是關羽 北伐戰爭,荊州在當時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諸葛亮在末年的北伐中不止一次提到過,要是荊州還在......

荊州的丟失不能全怪關羽,主要的還是 糜芳、傅士仁的背叛,他們兩個人又為什麼 背叛關羽呢?

關羽襄樊之戰

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趁曹操北伐 ,魏國兵力空虛之機,率軍攻打魏國的襄陽和樊城,關羽先用計謀誘使魏將呂常棄城出走,占領襄陽。

《三國演義》記載,關羽派人向呂常傳話,稱曹軍已在外圍作戰不利,呂常部隊已被殲滅,建議呂常單騎夜襲蜀營獲取。

呂常中計,帶數騎兵出城夜襲,被 關羽埋伏的士兵捉住,呂常意識到上當受騙,心生恐懼,率殘部逃離襄陽,關羽得而復之。

占領襄陽后,關羽隨即圍攻樊城,魏將曹仁 固守不出,曹操派遣大將于禁率七支援軍趕赴樊城救援。

此時天降暴雨, 漢水暴漲,于禁等七軍在渡河時被 大水淹沒,全軍覆沒,關羽得知淹死七軍的消息,士氣大振,立即命令水軍加緊攻城。

曹仁見援軍覆滅,城池瀕臨陷落,多次向 曹操求援,曹操卻無力支援,只能寄希望于孫權分散關羽的兵力。

與此同時,孫權正盼著奪回先前被劉備 占據的荊州,他原本派大將呂蒙進攻荊州,呂蒙到達前線偵察后,見沿江處處戒備森嚴,于是生出一計,遂稱兵退兵,不愿冒進。

派年輕將領 陸遜接替自己管理軍隊,陸遜上表孫權稱呂蒙年事已高,請其回朝休養,其實這都是吳國的計策,呂蒙此時正在 蓄勢待發。

陸遜接手后,故意派人捎信給關羽,信中大肆吹捧關羽水淹七軍的 戰略妙招,表達十分仰慕關羽的軍事才能。

關羽見陸遜才德不及呂蒙,認為他是新鋤頭,放松了對荊州的警惕,陸遜趁機化整為零,分批偷運糧草,以遠離江邊的小路秘密運往前線, 為進攻作準備。

曹操得知孫權有意偷襲 關羽空虛的后方,遂設計 與孫權暗中勾結,讓他趁機偷襲關羽,以解樊城之圍。

孫權再次派呂蒙進攻荊州,呂蒙用商船偽裝軍艦, 趁夜偷渡江水,一舉攻下烽火台,占領荊州,關羽聞訊大驚,樊城尚未完全攻下,后方又遭襲,難以兩面作戰。

關羽倉皇撤退回荊州,卻見呂蒙已攻占州治江陵,原州內部下屬或降或死, 糜芳和傅士仁均已投降。

關羽孤立無援,唯有突圍撤離,在逃亡途中,關羽被呂蒙截獲, 自盡在了麥城,至此,關羽的荊州之地完全落入東吳之手。

其實要是沒有 糜芳和博士仁的叛變的話,呂蒙沒有那麼輕易的手,這兩個人又是什麼時候跟的劉備呢?

麋芳和傅士仁

麋芳,字子方,東海朐縣人,是劉備第一任妻子 糜夫人的弟弟,他從興平元年(194年)開始,就追隨劉備周旋于各地。

當年,劉備在徐州被呂布擊敗后逃往海西, 麋芳也隨行在側,三年后,呂布攻下劉備據守的沛城,劉備獨自一人逃命。

麋芳四處尋找,終于在劉備失散之際與之匯合,建安五年,曹操親征徐州, 大敗劉備,更擒獲劉備部下關羽。

劉備再次陷入困境,麋芳帶領殘部士卒,照舊追隨左右,後來曹操大軍壓境, 劉琮叛變,劉備只得 南逃

在長坂坡遭遇慘敗后, 麋芳仍與劉備同甘共苦,躲避至江夏,同年,孫劉聯軍在赤壁大破曹軍,奠定三國局勢。

此役之后,劉備占領荊州四郡及江陵,留麋芳等人鎮守, 211年,應劉璋邀請,劉備西進蜀中。

麋芳繼續守衛后方荊州,可見,麋芳對劉備忠心耿耿,自劉備還是根苗相連的時候,便追隨其左右,屢遭艱難,從未離散。

他將家產財力盡數交給劉備支持軍用,即使曹操封他為 彭城相,他也毅然放棄官職,繼續追隨劉備周旋沙場,劉備對他十分信任,托付他鎮守關鍵的荊州。

傅士仁是劉備在幽州起家時期的部下,與劉備同郡,關系甚密,雖無太多戰功在身,但傅士仁深受劉備器重和信任。

221年,呂蒙突襲荊州,此前鮮有傳聞的傅士仁忽然受 劉備重用,出任荊州公安長,由此可見,其實力與忠心毋庸置疑。

傅士仁大概很早便追隨劉備左右,只因無太多建樹,才無傳聞于世,但劉備卻早已看中其才干與品行,臨危之際,劉備 毫不猶豫地托付荊州大任于 傅士仁,可見其對傅士仁的信賴已久。

麋芳傅士仁二人,雖不像 關張趙諸葛那麼 滿身戰功,但都曾與劉備共患難,百折不撓那麼這樣的兩個人為何要背叛呢?這還要看他倆和 關羽之間有什麼仇怨了

叛變的原因

關羽與糜芳、傅士仁關系破裂是造成其敗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方史料顯示,二人對關羽積怨已久,后因權謀取悅,終致背叛。

雙方積怨由來已久,糜芳、傅士仁素 與關羽不睦,211年入蜀后更是處境艱難,關羽性格剛硬,善戰不善言,處理人事常失之傲慢。

如其不滿諸葛亮受寵,對馬超及黃忠 亦多微詞,對東吳亦無禮,孫權提親被其怒罵,可以看出,關羽難容人才,結黨營私,管理軍隊失于溫和。

而糜、傅二人亦有負于關羽,219年關羽出征時,二人奏稱 軍需不濟,查之,原為貪污所致,關羽大怒,誓要歸來治罪,二人聞言惶恐, 生叛念

還有一點就是關羽北伐,劉備亦 假節鉞授權,令關羽可專斷軍務,此舉加劇二人疑慮,生懼被誅之心。

正值此時,孫權洞悉其怨氣,遂設計拉攏,二人外有強敵,內有自治 ,遂生投降意

當時的南郡軍倉失火一事成為導火索,倉火燒毀軍資,關羽大怒責備,二人惶恐不已,孫權趁機引誘,二人遂與之暗通款曲,至 呂蒙兵至,二人便獻酒接引。

糜、傅向心力薄弱,素與 關羽積怨,關羽北伐時嚴苛,二人懼禍生變, 孫權趁虛而入,終使二人倒戈,成為關羽敗亡的重要原因。

關羽治軍果決,但應多溝通鼓勵, 化解內部矛盾,權謀熟稔,善離間,難辭其咎,但是身為叛徒,下場自然不會好到哪里去。

叛徒沒有好下場

劉備在成都稱帝后的第三年,即章武元年,三月時,劉備得知其義弟關羽在馬關之戰中不幸被擒而遇害的消息,劉備聞訊悲痛欲絕,當即表示要親自率軍 為關羽報仇,攻打東吳。

當時在蜀漢輔助劉備的軍師諸葛亮等人則多有勸阻,認為國仇當先,不應只因私仇就輕舉妄動 攻打東吳

但劉備悲憤難抑,一心要為關羽報仇,三個月后就率領七十萬大軍親征東吳。

劉備大軍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江陵,殲滅了孫桓和朱然的五萬東吳軍隊,蜀軍青年將領 關興和張苞立下先鋒戰功。

關興斬殺東吳名將李異,生擒譚雄,張苞一矛刺死謝旌,使吳軍四面潰逃,東吳名將甘寧也在此戰中被射死,劉備大軍氣勢如虹, 一路殺到宜都

此時 東吳方面對進犯的蜀軍 深感驚恐,在得知劉備親率大軍來攻的消息后,東吳文武百官無不變色失措。

諸葛瑾作為使者前去覲見劉備,希望勸說劉備放棄攻吳,但劉備此時只想為 關羽報仇,已然不計后果,壓根兒就聽不進 諸葛瑾的勸告。

劉備大軍在前進途中 遇到馬忠的殺手糜竺和傅士仁,劉備當即 斬殺二人,以祭奠關羽,此舉進一步鼓舞了蜀軍士氣,使劉備誓要生擒孫權,為關羽報仇。

東吳軍民對蜀軍的來襲無不膽戰心驚,步騭于是建議孫權釋放曾參與擒關羽的 范強、張達,以示謝罪和求和,但劉備仍然不聽,再次將二人殺害。

後來劉備為避暑,將大軍駐扎在茂密的林中, 陸遜看準時機,采取火攻,燒毀蜀軍的大營,蜀軍七十萬大軍就此覆滅。

這場劉備發動的為關羽報仇的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劉備出于私仇而輕舉妄動,還對東吳存有成見和偏見,不聽諫言,才導致 七十萬大軍損失慘重。

結語

關羽不管是 治軍能力還是 打仗指揮能力都是相當出眾的,他自己也經常說自己從小熟讀春秋,但是此人太過狂妄,一身傲氣最終害了自己。

糜竺和傅士仁這 兩個叛徒的下場也實在讓人痛快,歷史上存在著許多的叛徒,大多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