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同為謀反,朱高煦被活活烤死,為何朱高燧卻能安然無恙?
2023/11/07

前言

自漢高祖劉邦入咸陽與天下約法三章以來,漢朝的制度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基本規則,延續了幾千年。

其中的一項重要規定是,非劉姓者不能被封為王,這確立了皇家王權的專有性。然而,這也為後來的諸侯王對國家穩定帶來了潛在的風險。歷朝歷代,不乏藩王發動叛亂的事件,這些鬧劇的結果往往只是導致百姓遭受苦難。

在明朝時期,皇帝的兩位藩王叔叔發動叛亂,皇帝最終處決了朱高煦,但朱高燧卻幸免于難。為什麼同樣是叛亂者,一個藩王被處死,而另一個卻逍遙法外?

一、靖難功臣朱高煦野心難收

(一)朱高煦助燕王靖難有功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八年駕崩,傳位皇太孫朱允炆即建文帝。建文帝剛即位就大力削藩,首當其沖的就是燕王朱棣。燕王朱棣性格狡詐多疑,為人極有野心,一直覬覦皇位。他看到建文帝繼位后開始削奪藩王權力,立刻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為了自保并謀求更大的權力,朱棣決定采取行動,起兵造反,號稱「靖難」。

這場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的嫡次子朱高煦大放異彩,為靖難立下汗馬功勞。朱高煦生性殘忍,為人狠毒,但同時又十分狡詐,使詐和算計都運用自如。他成為朱棣心目中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朱棣實現奪權野心的重要棋子。

白溝河大戰之時,朱高煦帶領燕軍的精銳部隊奮勇殺敵,所向披靡,一舉斬殺敵軍主帥。他的突出表現和過人膽識大大鼓舞了燕軍士氣,讓燕軍士氣大振。之后,朱棣在東昌遭遇挫敗,陷入重圍之中。正在此時,朱高煦再次率軍趕到,與朱棣會合。在朱高煦的帶領下,燕軍奮力反擊,終于擊退明軍,解救出了朱棣。

朱棣對朱高煦此次的表現極為欣賞,認為他不愧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甚至在興頭上,朱棣向朱高煦許諾未來會傳位給他,以示對他的嘉獎和褒揚。朱高煦聽后激動難耐,繼續為朱棣立功,想方設法在戰場上為朱棣減少損失,希望能夠早日登基為帝。

(二)登基之夢落空野心更甚

經過與建文政權的激烈交鋒,朱棣終于攻破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朱棣即位為成祖,建立明朝正統政權。

朱高煦以為助燕王靖難有功,按照朱棣之前的許諾,他將有機會繼承大統,實現皇帝夢想。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朱棣并未立他為世子,而是在朝臣的推薦下立了嫡長子朱高熾為世子。朱高煦一時間難以接受形勢的突變,對朱棣食言感到非常震驚和憤懣。

他原以為自己立下的大功勞必會獲得回報,哪里想到朱棣竟然翻臉不認人,讓他一切努力都白費。朱高煦認為,作為之將,立下靖難偉業的自己理應得到皇位繼承人的位置。

然而此時一切已經成定局,朱高煦的野心和嘴臉無處施展,只能眼睜睜看著世子之位失之交臂。這更加強化了他奪取皇位的野心,就像一個無底洞,再也無法滿足和補償。

成祖死后,仁宗朱高熾繼位。朱高煦對自己的皇位夢想絕不放棄,甚至想在仁宗北返京城的路上設伏刺殺,奪取帝位。但因為事發倉促,刺殺行動未能成功。仁宗即位后,沒有因為朱高煦的刺殺行為而追究處置,反而對他寬容以待,任他為王。

朱高煦認為,這更顯示出仁宗的軟弱和無能。一個皇帝連自己的叔叔也無法制裁,想必也無法有效統治天下。這樣一位君主,自己完全可以趁機奪取帝位。于是,朱高煦決心在時機成熟時發難,奪回原本該屬于自己的皇位。

二、懦弱文人朱高燧野心漸熄

(一)多次陰謀后悔改初衷

與朱高煦不同,趙王朱高燧生性懦弱,為人文弱。他出身書香門第,從小便喜讀書,性格也比較溫和。他也曾經像朱高煦一樣,對皇位心懷覬覦。但是他做事比較謹慎,沒有朱高煦那麼激進霸道。

成祖朱棣也信任他,讓他管理北平的政務。朱高燧便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削弱太子的勢力,為自己奪權積蓄實力。比如誣陷太子的官員,導致太子身邊的親信被成祖一一清洗。這樣太子就處于被動局面,很難展開自己的勢力。但朱高燧的這些小動作還是被成祖察覺。計謀敗露后,成祖并未嚴懲他,只是給他安排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進行監督,避免他再生異心。

成祖病危之時,朱高燧認為這是奪取皇位的大好時機,再次采取行動。他私下聯系宮中太監, 毒殺成祖,偽造遺詔,宣布廢黜太子,自己即位為帝。

但不巧這次陰謀也被識破,事發后成祖親自傳喚朱高燧問罪。朱高燧已經嚇得失聲,面對成祖的質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多虧太子開脫,稱是官員私自行事,他才沒有被成祖治罪。

失敗兩次之后,朱高燧明白自己的實力不足以奪取帝位。他也意識到,成祖對他一直寬容以待,自己不應再懷有異心。于是,他暫時按下了奪取皇位的野心,打算安心輔佐太子。

(二)宣宗仁政感化悔過自新

但到朱高煦突然造反時,朱高燧還是心動了。他打算在內部響應朱高煦的叛亂,共同奪取帝位。但很快,朱高煦的謀反就遭到失敗。與朱高煦不同,宣宗即位后,沒有加罪于朱高燧,反而對他禮遇有加,加封他的爵位,讓他安心做一個王爺。

宣宗這番仁政明智地感化了朱高燧,讓他徹底認識到,謀奪帝位是愚蠢的行為,自己應該守本分,不再動歪心思。于是,他主動向宣宗請罪,表示悔過自新,并交出了自己的兵權,不再參與政事。他開始過起了退隱的生活,在宣宗的眼中重新變回一個安分守己的王爺。朱高燧最后得以善終,享受了晚年的太平日子。

三、同為謀反,結局迥異由性格所致

同為叔叔,同樣謀反造反,朱高煦和朱高燧最后卻迎來了完全不同的命運。其實,這主要是由兩人性格的差異造成的。

朱高煦性格殘忍兇狠,做事果決犀利,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他冷酷無情,只要對自己有利,即使是骨肉親人也會除之而后快。朱高煦還極為自負,認為自己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理應得到皇位,對此志在必得。即使在明成祖背棄承諾后,他也沒有放棄奪取皇位的野心。失敗后,他更加懷恨在心,誓要獲得帝位以洗雪前恥。

而朱高燧則是一個典型的軟弱文人。他野心不如朱高煦那麼強烈,也沒有朱高煦那般殘忍果決的行事作風。失敗兩次之后,朱高燧就基本放棄了奪位思想。明宣宗即位后,他主動交出兵權,不再謀反造反。

宣宗沒有加害于朱高燧,反而寬恕他的罪過,給了他重新做人的機會。朱高燧也確實受到感化,重新做回一個端正自己的王爺。他沉瀾下來,認識到謀逆之事只會害了自己,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人各有命,朝局風云變幻莫測。朱高煦與朱高燧都是一時貪圖虛名,錯誤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但由于性格不同,其結局南轅北轍。朱高煦剛愎自用,置國家社稷于不顧,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而朱高燧則拋棄前嫌,重新找回做人本分,得到善終。

結語:

朱高煦與朱高燧同為明成祖的弟弟,同樣覬覦皇位,發動叛亂。但最終,朱高煦被宣宗處以火刑,而朱高燧卻得到寬大處理,安享晚年。此事啟示我們,做人當知進退,否則貪圖一時之快,只會令自己萬劫不復。明君以仁政化解危機,給予寬宥,令朱高燧醒悟歸正;而朱高煦剛愎自用,置國家社稷于不顧,最終只能橫尸就戮,身敗名裂。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