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于成龍:為官19年連升11級,清朝第一廉吏,讓康雍乾三代帝王動容
2023/10/14

前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在批閱奏折時,一份來自兩江總督的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份奏折的內容很簡單,是兩江總督于成龍推薦通州知州于成龍(小于成龍)接替去世的江寧知府一職。一時間,「兩于成龍」之事傳為佳話。

其實,寫這份奏折的于成龍和被推薦的于成龍只是同名而已。寫奏折的于成龍是康熙朝的兩江總督,人稱「大于成龍」,而被推薦的于成龍是通州知州,人稱「小于成龍」。兩人同在江南一時,竟有「同時兩于成龍」之說。

然而,當我們翻開《清史稿·于成龍傳》,才知道作為「大于成龍」的于成龍,他的官場之路波折重重,步步艱難,卻終成大器。他出身低微,屢次化險為夷,從七品小官做起,終官至封疆大吏,被譽為「清朝第一廉吏」。

一,管窺一隅,務求治理——羅城任官

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明朝崇禎年間,他中了副榜貢生。副榜雖非正取,但可以參加會試,可以說于成龍已是青年才子。

清軍入關后,于成龍南下投效。為官之途并不如想象中順利,直到45歲,于成龍才通過國子監舉人的身份進入仕途。

1674年,于成龍以監生身份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縣令。當時的羅城乃一窮鄉僻壤,剛剛投降清朝兩年,遍地蘆葦,縣中僅剩6戶人家。想來,以于成龍的年齡和才學,能掌管如此荒郊小縣,心中定是萬分失落。

然而當于成龍走馬上任,親眼看到羅城的荒涼貧瘠后,他沒有絲毫懊喪,只是握緊了拳頭,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這個難治之地治理好。

縣衙都沒有,于成龍只能在破舊的關帝廟辦公。他先是寫下告示,安撫各地百姓,讓他們放心回鄉務農。接著又親自帶兵,清剿山間匪患,重新確立了縣境的和平。

治安穩定后,于成龍馬不停蹄地請示上級,要求發放免費糧食和農具給百姓,同時減免賦稅,讓他們可以安心耕作。他還興辦學堂,建立養老院,讓縣內老幼有所依托。

僅僅7年時間,在于成龍的治理下,荒無人煙的羅城竟然迎來了春天。縣境內百姓安居樂業,田疇成片,堪稱魚米之鄉。于成龍也因此被廣西總督點名表揚,獲得了非常難得的「卓異」好評。

二,乘夜入賊穴,勇拯百姓——黃州平匪

1680年,于成龍升任為湖廣黃州府同知。當時的黃州盜匪猖獗,白天行劫橫行,縣民飽受其擾。

于成龍上任后,先運用權謀,利用匪幫頭目彭百靈內部矛盾,使其反目,最終將彭百靈擒獲。他沒有將彭百靈處死,而是利用彭百靈的熟悉,使其為官府效力,幫助剿匪。

在此策略成功后,黃州小盜盡數消滅。然而汪洋大盜仍然猖獗,百姓苦不堪言。于成龍看在眼中,急在心頭。

此時,于成龍年已花甲,若是躲在衙門里指揮,也無人責備。然而他想到自己治安官之職,豈能因怯懦而失職?

是夜,于成龍命人準備簡單棉衣布褲,變裝成乞丐模樣,只帶兩個隨從,就這樣悄悄來到距匪窩只有十里的地方。他讓隨從在此等候,自己則獨自一人,借月色進入山賊的巢穴。

于成龍混在賊人中間,與他們食宿,長達十余日。這十余日里,他時刻緊張地觀察,了解匪徒的人數、武器、以往罪行等情況。這其間兇險異常,稍有不慎就有喪命的危險。

待了解得十分明白后,于成龍便悄悄離開,回到隨從處,立即派人將已準備好的軍隊引來,一舉殲滅了這個匪窩。

此舉令黃州震動,人們都稱贊于成龍勇猛果決,只為百姓除害。也使得于成龍在湖廣總督面前再立功勞。

三,平叛有術,安民有方——三藩之亂

1678年,吳三桂在云南舉兵反清,三藩之亂隨之爆發。時任武昌知府的于成龍奉命建造浮橋,協助清軍過江作戰。

當浮橋尚未完工,于成龍就收到朝廷來信,說是由于浮橋工程進度太慢,將他革職查辦。

消息傳來,于成龍并未怨言,只是默默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武昌。就在這時,湖北巡撫陸續收到奏報,原來曾效力于成龍的捕快劉君孚聚眾反叛,正與各地山賊勾結,企圖進攻武昌。

朝廷對局勢了然,立即起用于成龍前去招撫劉君孚。于成龍不辭辛勞,立即出發。他一路張貼告示,說只要投降者一律不問罪過,許以高官厚祿。

起初,劉君孚麾下反叛之徒還嗤之以鼻,但漸漸地,一些士兵開始動搖,最終還真有上千人前來投降。

見時機已到,于成龍臻裝簡從,只帶兩個隨從,直入劉君孚大營。這等氣勢驚人舉動,終是成功收服了劉君孚。劉君孚自知不敵,只得披甲出降,其余反賊也各自瓦解逃散。

于成龍因平叛有功,不僅官復原職,還被提拔為黃州知府。然而就在他上任不久,三藩之亂方酣,各地藩王帶兵援助吳三桂,黃州反遭邊患。山賊乘虛而入,四起作亂,局勢再度險惡。

面對叛匪來犯,許多人建議于成龍放棄黃州,轉移居民到安全地帶。于成龍卻意識到,黃州乃全郡要沖,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于是他果斷招募鄉勇二千人,日夜操練,然后親自率領眾人出城迎敵。

交戰當日,叛軍勢大,一時間居于下風。于成龍在馬上高呼,振奮人心。就在關鍵時刻,于成龍身先士卒,暴沖險拒,終于擊退了叛軍的攻勢。

此戰,于成龍立下汗馬功勞。黃州守住,為湖廣總督樊區抗擊三藩之亂贏得寶貴時間。于成龍也再次獲得提拔。

四,清正廉明,憐民疾苦——直隸巡撫

經過在湖廣、黃州的歷練,于成龍已經是個威震一方的能吏。1684年,他被任命為直隸巡撫,負責整個直隸地區軍民事務。

作為巡撫,于成龍首先整頓吏治,嚴查貪污受賄。他發現有些州縣私自加派雜費,補充官員銀兩的損耗。于成龍立即下令取締這種行為,并嚴查處分相關官吏。

在他到任前,直隸官場黑暗,借故多需銀兩已是習以為常。于成龍上任后,立刻改弦易轍,讓許多貪官汗顏,渾水也漸漸澄清。

與嚴苛吏治形成對比的是,于成龍對百姓則倍加關懷。這一年,宣化、懷安等縣發生特大洪災,八百余頃良田毀于一旦。于成龍第一時間決定,未經批準私自發放糧食救濟災民。

當時,私自動用官糧是要受處分的。但于成龍不顧個人得失,只想盡快救助百姓渡過難關。救災結束后,他又上書請求朝廷少收賦稅,以解民間困苦。

于成龍在直隸深得民心,也讓朝廷對他刮目相看。1686年,于成龍奉召入京覲見圣上。見到這位滿頭白發的老臣,康熙帝不禁感嘆:「為政當知大體,小聰小察不足尚。人貴始終一節,爾其勉旃!」

五,舍生取義,殉職疾逝——身后事

1696年,于成龍終于官居兩江總督,站上人生巔峰。然而好景不長,僅兩年,他即以身殉職,終年僅68歲。

于成龍猝然離世,江寧百姓痛徹心扉,老少均到衙門前痛哭,前來悼念者數以千計,甚至擠滿了縣衙。他的喪儀隊伍更長達數里,送行者數萬人,哭啼之聲,竟蓋過江水滔滔。

而當人們走進于成龍臥室,卻看到除卻簡單衣物,別無他物。這位清廉的官員,竟連一點私積都沒有。

聞訊,康熙帝也備感悲痛。他親自為于成龍寫下墓志銘,稱他為「天下第一廉吏」,并贈謚號「清端」。

于成龍逝世40年后,雍正帝將他的事跡刻在賢良祠的牌位上,以他為后世官員學習楷模。及至乾隆時,每當乾隆翻閱歷史,提及于成龍,仍異常掛念,數次遣官祭祀于成龍。

結語

于成龍出身草民,卻終官至封疆大吏。他先后治理多地,深得民心。面對叛亂,他舍生忘死,為官廉明不阿。

范仲淹有詩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來,天序也。」于成龍正是以謙遜治國,故能屢建奇功;他廉潔自守,無私無我,才讓后人景仰。

歷史不缺人才,但缺廉才。于成龍之所以千古留名,在于他廉,又才。他的一生,足以昭示萬代官員,力行廉政、公心政事,方能獲天人之心。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