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前言

大家童年時代讀的課文當中,是否還記得有一個名為紀曉嵐的大學士?他和我們印象中的大學士大不相同,既不參政也從未勸諫,卻偏偏以一種戲謔調侃的態度對待生活。

這似乎與我們對古代大學士嚴肅端方的印象頗不相符。那麼,這個傳奇的大學士紀曉嵐,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為何他的性格會如此與眾不同呢?

一、不修邊幅的大學士是如何窺見皇權的玄機?

紀曉嵐生于清朝乾隆年間一個顯赫的世家,他的祖上都是功勛卓著的重臣,因此紀曉嵐從小就被寄予厚望,認為他必將大有作為、光宗耀祖。然而,上天作弄,紀曉嵐在科舉中三次失利,被乾隆皇帝認為「無用」,甚至當面罵他是「腐儒」。

這無疑是對紀曉嵐的巨大打擊。在那個仕途至上、科舉萬能的時代,紀曉嵐的前途無疑被毀于一旦。孔子云:「君子不器」,他本可以順應時勢,依靠門第和才學進入仕途為官。但紀曉嵐并未這樣做,反而開始獨立思考,發現一直以來自己所追逐的仕途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他放眼朝堂,發現大臣們或諂媚迎合,或互相攻訐,并非都能光明磊落。皇帝的權力無所不在,大臣只是皇權的附庸。紀曉嵐明白,跟隨這樣的君主,自己必將委曲求全,難以臻于至善。

于是,他選擇遠離這種爭權奪利的生活,開始在民間隱居,一邊游山玩水,一邊通過文學創作尋求人生的意義。或許正是經歷了這次打擊,紀曉嵐開始逐漸拋棄門第觀念和科舉觀念的束縛,不再相信科舉和官場就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他獨立的思考和平和的生活態度,使他獲得了一種超然的心境。在那個科舉決定一切的時代,能夠跳出框框,不被名利所誘惑,實屬難能可貴。紀曉嵐正是看清了皇權的真相,才選擇遠離權力中心,以一種超脫的心態對待人生。

二、才子佳人,風流韻事傳千古

紀曉嵐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有獨到的造詣,他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十分灑脫。有傳言說,他一生有一妻六妾,好吃好喝,煙不離手。每逢煙花之地,紀曉嵐必定前去赴約。

據當地村民回憶,紀曉嵐經常帶著一幫文人墨客,闖進他們村里的煙花巷子,抽煙喝酒作畫吟詩,通宵達旦不歸。雖然如此放蕩不羈,但他從不越矩,也從不得罪人,反而受到很多女子的青睞。

「紀大人長得帥,會說會道,我們村的姑娘都喜歡找他畫像詩。」村民王大媽說,「有一次,我家丫頭春梅找他寫聯,他筆下生花,寫出‘春深不知處,梅花遍天香’,真是字字珠璣,讓我們不禁拍手叫好。」

不僅女子,就連村民也喜歡紀曉嵐風流不羈的作風。「紀大人來村里,我們都熱烈歡迎,因為他會給孩子們講故事,手把手教他們寫字畫畫。」村民李大爺說。

紀曉嵐風流的事跡和才華,很快打動了不少文人,他們紛紛與紀曉嵐交往。紀曉嵐的才華和人格魅力,也感染了這些文人,使他們開始追求一種不拘形式的生活。

他們也仿效紀曉嵐的作風,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文人墨客們甚至還為紀曉嵐取了一個雅號「風流才子」,以褒揚他開創的文學新風和人生哲學。

或許正是紀曉嵐開創的這種人生哲學,讓他獲得了「風流才子」的美譽,成為一代文宗。雖然他與科舉毫無關系,但他開創的詩文新風使他獲得不輸于任何大學士的聲名。

三、泰山一筆,尼姑破口大罵

紀曉嵐雖然與科舉官場格格不入,但他的藝術造詣和學識還是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注意。乾隆經常召他出游,前往名山大川,并要他吟詩作賦,以自娛。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巡視泰山,也將紀曉嵐帶在了身邊。作為五岳之首,泰山素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稱,龍氣瑞氣十分濃郁,許多帝王都曾在此舉行封禪大典,祈求天下太平。

來到泰山斗母宮,當地尼姑懇請紀曉嵐為新建的佛堂寫下慶賀聯語。乾隆皇帝知道紀曉嵐善于對對聯,便讓他照辦。

誰知,紀曉嵐寫下的八個大字「一筆直通,兩扇敞開」,字字帶有調戲之意。讓尼姑們意識到不對,紛紛怒罵。「你罵什麼?還沒寫完呢?」紀曉嵐淡定應對,續寫幾字化解了尼姑的怒火。

這一事件讓人看到,紀曉嵐的才華與品格并不完全匹配。他或許因為與科舉階層格格不入,而養成了對一切都持戲謔態度的個性。這導致他時常出言不遜,得罪他人。

但另一方面,這也是他鮮明個性的表現。正因為他敢于不按常理出牌、與眾不同,紀曉嵐的藝術才能和人生哲學才能脫穎而出,開創一代文宗的地位。

他的才華需要與傳統觀念做斗爭,才能綻放光芒。否則,他就會被框定在大學士的「端方正派」印象中,失去與生俱來的創造力。紀曉嵐正是與常規思維做著不斷博弈,這才成就他的文學成就。

四、編撰典籍,留芬芳于千古

晚年的紀曉嵐開始投入到編撰事業中。在乾隆三十八年,他應聘擔任《四庫全書》總編輯之職。

《四庫全書》是清代史上最巨大的編撰工程,匯集了自古以來的典籍共計79338卷,涵蓋了人文各學科的珍貴古籍。紀曉嵐參與其事,可謂是一生之中最偉大的貢獻。

通過這項工作,紀曉嵐將自己卓越的學識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使中國古代的學術成果得以完整保留、流傳后世。他沉心靜氣,一一校點,確保書籍珍本原貌留存。

雖然他一生不求仕進,但通過這項編撰工程,他的名字與清朝數一數二的大學士并駕齊驅。《四庫全書》使他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學者們爭相研習這部集大成的巨著。

可以說,沒有紀曉嵐的參與,就沒有這部充分整理中國古籍的巨作問世。正是有了這樣杰出的總編,《四庫全書》的學術價值才能充分發掘和彰顯。

嘉慶年間,紀曉嵐病逝。在他辭世之時,《四庫全書》的編撰也已告一段落。由于他對古籍整理和保護的卓越貢獻,嘉慶皇帝予他「文達」的謚號。

結語

這樣一個傳奇的大學士,用他獨特的人生態度詮釋了「逍遙」二字。雖然他一生未曾參政,但他開創的文學風氣和保存的古籍財富,使他留下了芬芳千古的名聲。我們應當懷著敬意,緬懷這位才華橫溢、思想獨特的大學士紀曉嵐。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