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張輔:為君安天下,惟恨豬隊友,大明朝第一勛貴,到底死于誰手?
2023/10/14

前言

張輔,一個跨越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的大明帝國無冕之王,他曾經是明朝第一勛貴世家英國公張氏的開創者,也是大明王朝邊疆的守護神。

然而,這位功勛卓著的老臣,卻在75歲高齡時死于皇帝的一次意氣用事中。

一,虎父無犬子,張輔之父戰死

張玉是明太祖手下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他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震驚中原的靖難之役。在這場承平日久的王族內斗中,張玉選擇站在燕王一邊,成為朱棣麾下的心腹大將。

在這場血雨腥風的政變中,張玉數次建威立功,是朱棣奪權的得力助手。他先后攻下德州,大名等城池,生擒建文的心腹大臣,為朱棣攻占南京立下汗馬功勞。

張玉不僅善戰,還多謀善斷,每每能在危急關頭給朱棣提出妙計,因此受到朱棣的高度倚重。

然而好景不長,1409年,張玉跟隨朱棣進攻東昌,不幸中箭負傷,壯烈犧牲沙場。時年僅四十六歲。朱棣登基為帝后,追思張玉的功績,特意封其為榮國公,世襲罔替,以示哀榮。

張玉去世時,其子張輔年僅十九歲,正是長身玉立之年。張輔繼承了父親的才干與勇猛,難以想象這個稚嫩的年輕人,會在未來的歲月里成為大明王朝的無冕之王。

二,張輔平定安南叛亂,封英國公

永樂六年,燕王已經穩坐龍椅,是為明成祖。此時安南陳氏王室發生內斗,竊國者黎季犛欺瞞明成祖,取得名義上的封號。陳氏宗室后人陳天平聯絡明廷,請求助其奪回王位。

明成祖大怒,遂命大將軍朱能率軍南下討伐,張輔則擔任副手跟隨出征。原本這次南征,張輔只是跟著去鍛煉鍛煉,畢竟主帥是「靖難四公爵」之一的朱能大人。

哪知道才入疆土,朱能就突然染疾病故,這個燙手的山芋就這樣砸到了張輔頭上。

朱棣遠在京城,聽說南征大軍主帥不幸病故,也是又急又無奈。他遠遠地寄予了這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厚望,希望張輔能夠打起精神,替父報仇雪恨。

張輔深知大任當前,這個爛攤子必須得處理好。他強打起精神,與副將們商議對策,決心整頓軍紀,重新出發。

年輕的張輔很快證明了自己并不是只會翹首以盼、等待橙色的張公子哥。他嚴明軍紀,逐步恢復大軍士氣。同時靈活運用兵法,進可擊,退可守,配合南方陳氏勢力,終于將亂軍驅逐出境。

明成祖聞訊大喜,說我的好副手啊,接過這燙手的山芋,居然處理得如此出色,看來我當年眼光毒辣,真是人中龍鳳呀!于是明成祖封張輔為英國公,成為大明最年輕的公爵之一,以示褒獎。

三,張輔輔佐四朝皇帝,深得倚重

自此,張輔真正成為大明邊疆的欽定守護神。1428年,安南叛亂再起,明宣宗再次派遣時任左都督的張輔前去平定。經過數年的浴血廝殺,張輔終于將安南國土踏平,撫定一方。

在洪熙、宣德時期,已經是一方之尊的張輔繼續輔佐新主。他與楊士奇、楊榮、楊溥并稱為「四楊」,是皇帝最信任倚重的心腹重臣。

明宣宗非常看重張輔的才華與忠心,讓他經常在御前隨侍左右。每每有軍國大事,明宣宗都會讓張輔給予意見,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1435年,明宣宗駕崩,臨終前托孤于太皇太后和五大臣,張輔位居其首。第二年,野心勃勃的漢王朱高煦意圖謀反奪權,情況十分危急。

時候危急,張輔果斷幫助宣宗遺孤明英宗朱祁鎮平定叛亂,并且鞏固了他對皇位的繼承,使明廷渡過了一次危機。

可以說,在這最困難的時刻,是張輔的智慧與忠誠,護佑了大明王朝的法統得以延續。他輔助四朝君主,功勛卓著。即使功高震主,他也只忠心輔導,絕無二心。

四,朱祁鎮親征瓦剌,張輔不得不從

然而好景不長,1449年,已經白發蒼蒼的張輔,被迫隨軍出征,最后死于皇帝的蠻橫與愚蠢。

那一年,強大的蒙古部族瓦剌頻繁侵擾邊疆。明英宗朱祁鎮想要親征,以彰顯皇權。奸臣王振強烈附和皇帝的想法,慫恿他率軍北上征伐。

張輔已經75歲高齡,本不該再歷經風霜雪雨。但是朱祁鎮一意孤行,他作為大明忠心之臣,又能辭謝回避麼?只能含淚應召,保駕出征。

張輔的預感非常正確,這次北伐注定會以失敗告終。因為朱祁鎮過于輕敵、自大,整個軍隊潰敗積弊叢生。一路上,張輔勸諫無門,只能眼睜睜看著危局越來越嚴重。

8月10日,大軍來到宣府,終于落入瓦剌困獸之計。前鋒覆沒,大軍潰敗。朱祁鎮倉皇南逃,75歲高齡的張輔奮力保駕。終于,在土木堡一戰中,壯烈犧牲。

五,75歲張輔慘死土木堡

土木堡一戰,來勢洶洶的瓦剌鐵騎很快就打敗了明軍的防線。四面楚歌,局勢萬分危急。

75歲的張輔身穿戎裝,手握佩刀。他決心率領最后的一隊護衛,為皇上殺出一條生路。雖然已經風燭殘年,但在這最后一刻,張輔仍然想盡力完成一個臣子的天職。

「來!跟我突圍!為皇上保駕!」老將軍嘶吼一聲,策馬殺入重圍。他的護衛隊士氣高昂,緊跟其后,一齊突入敵陣,想為皇上打開一條生路。

可是,敵軍太多,而他們太少。堅持不了多久,護衛隊就在敵人的重圍下四面潰敗。張輔見大勢已去,心中沉痛,他想起自己從十九歲起便追隨明朝四代皇帝,經歷了太多戰火與離別。然而今日一別,只怕就是生死永訣了。

就在這時,一支敵箭射中了老將軍的胸膛。張輔只感胸口一痛,人從馬上摔落。在墜地的剎那,他好像看到父親張玉從天而降,向他伸出了手:「兒啊,你不能再戰斗了,該來陪我了......」

結語

土木堡一戰,張輔和他手下的護衛全軍覆沒。大明的5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而朱祁鎮也被俘虜。王振被明軍戰將當場擊斃。

消息傳回京城,朝野震驚,沒人能相信這個結果。明代宗登基后,追思老臣張輔的功勛,追謚其為「忠烈」,并傳英國公爵位給其子孫。張輔的兒子們也繼承了他的精神,世代忠心報國,守護大明江山。

直到1644年明朝滅亡之時,最后一位英國公張世澤仍然英勇抗敵,與李自成決一死戰,最終壯烈殉國。張輔的事跡和精神,成為英國公一族代代傳頌的歷史記憶。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