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許多女子的一生都與皇權和王朝密不可分。她們或許出生門第不低,被許配給君主;又或許初無因緣,卻因緣際會嫁給了帝王,與其共同見證盛世的興衰。
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位與唐朝密不可分的女子,她嫁給了李世民,成為他的皇后,陪伴他一起打下大唐江山。
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是右驍衛將軍,母親高氏,是北齊樂安王之女。長孫家族世代都是宗室顯赫,「門傳鐘鼎,家世山河」,可謂門第不凡。長孫皇后作為家中最受寵愛的幼女,其婚事自然受到了長輩的高度重視。
長孫家族是出身皇室的宗室世族,歷來世代功勛卓著,多才多藝。長孫皇后的曾祖父長孫稚曾任左衛大將軍,祖父長孫無忌曾參與討伐竇建德有功。她的父親長孫晟不僅官居要職,還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文武全才。
長孫皇后從小就展露過人的才華與氣質,又兼具文采和儀態,深受長輩喜愛。她的才氣與姿色無不顯示出長孫家優秀的基因血緣。
所以長孫家上下都將她視為掌上明珠,傾注百倍的愛惜與呵護,希望能找一個最好的人家作她的夫婿。
當時,李世民還只是隱居在潛邸的唐國公府中的二公子,無權無勢,受寵程度遠不如兄長李建成。長孫晟在家族長輩的勸說下,為年幼的長孫氏和此時只是唐國公的李淵一家定下了姻親。
長孫皇后與李世民的姻緣,說來也源自一段宿世姻份。當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長孫皇后之父長孫晟曾投奔過李淵。
李淵看中長孫晟的才學與能力,欲將長女李妠公主許配予他為妻。長孫晟亦十分感激李淵知遇之恩,欣然應允。
然而好景不長,李妠公主早夭,兩家的姻緣就此作罷。多年后當李淵建立唐朝,成為天下共主,長孫晟仍感念當年之情誼,主動提出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許配給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重新結為姻親,以示感激之情。
然而不久之后,長孫晟便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長孫皇后和兄弟長孫無忌。同父異母的兄長長孫紹宗奪取了家業,將兩人趕出家門。八歲的長孫皇后還在懵懂無知的年紀,幸得舅舅高士廉收留了兄妹倆,將他們視如己出。
長孫無忌這位表兄弟天資聰穎,為人彬彬有禮,他與李世民原本就是少年好友,李世民經常出入長孫府中。久而久之,高士廉也對李世民十分熟悉。他看出李世民氣度非凡,認定其必成大器,前途不可限量。得知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已有婚約,高士廉欣喜不已,主動提出將二人訂婚一事提前進行。
高士廉從小就對李世民青眼有加,見他多次跟隨長孫無忌來長孫府作客,頓感此子不同凡響。李世民雖然只是隱居在外的庶子,可言談舉止已如出淤泥而不染,絲毫沒有因為庶出的身份而自卑。這使得高士廉對他肅然起敬。
後來高士廉還特地找人打聽過李世民的為人,無不得到「聰明過人,大器晚成」的評價。再加上親眼所見李世民的才能,高士廉已然確信他必定前途無量。于是在長孫晟過世后,高士廉主動提出將長孫皇后許配給李世民,借此與未來的龍象君主建立姻親關系。
于是,十三歲的長孫皇后在舅父的操持下,嫁給了十六歲的李世民。李世民對這位幼妻尊重有加,對她一往情深。婚后兩人感情甚篤,舉案齊眉、恩愛非常。
三日后,按照習俗長孫皇后回到娘家。高士廉的小妾張氏看到長孫皇后房外有一匹高大威猛的大馬,馬身高二丈,鞍勒锃亮。張氏嚇了一跳,急忙告訴高士廉。高士廉沉穩地思索片刻,請來了一個擅長占卜的術士。
術士推演卦象后說,這預示著長孫皇后日后必當皇后。高士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外甥女的夫婿會是未來的皇帝!從此,他開始悉心輔佐李世民,助他一臂之力。
長孫皇后三日回門中,家中忽然來了一匹高大神駒。那馬鬃飄飄,四蹄有如飛燕,舉止神氣十足。張氏看后大吃一驚,直覺這是個大吉之兆,一定預示著長孫皇后前途無量。
高士廉沉吟片刻,認為此事蹊蹺,定有玄機。他請來了道術高強的卜筮先生,請他詳細推演卦象。
那先生推演之后神秘兮兮地說:「此女君子氣,必為皇后。」高士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外甥女要嫁給未來的天子啊!
後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發動政變,奪取帝位。高士廉在其中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登基后,果然冊封長孫氏為皇后,并任命高士廉為太子右庶子。高士廉扶搖直上,官至二品,位列二十四功臣之一。
成為皇后后,長孫皇后并未因地位提高而目中無人。她努力擔負起皇后的職責,將后宮治理得井井有條。
無論是妃嬪還是宮女,個個稱贊她仁慈友善、舉止大方。長孫皇后還頒布敕令,禁止皇室鋪張浪費,以身作則,衣食簡樸。妃嬪們也效仿皇后儉倹節約起來。
不僅如此,長孫皇后還編撰女則,教導婦女品行;時常為李世民分憂解難,胸有成竹地化解他的不快。考慮到自己的兄長長孫無忌若入相,必招非議,她勸說長孫無忌避嫌不應入相,免得給皇上帶來困擾。
長孫皇后德性端莊,處事穩重,深得宮中上下敬重。她上朝時諄諄善誘,輔助皇上治理國家;退朝后嚴明后宮,將后宮治理井井有條。所有妃嬪無不稱頌皇后仁厚寛裕、慈悲為懷。
長孫皇后頒布簡樸禮儀,規范后宮妃嬪衣著,遏制鋪張浪費之風。她更是率先垂范,衣不飾采、飲食簡單。后宮中無不對皇后的德行折服,爭相仿效。這使得宮中的奢靡之氣大為減少,為國庫節省開支。
長孫皇后智慧溫柔,德性端莊,深得李世民倚重。她去世后,李世民悲痛欲絕,終生未再立后,也只有長孫皇后一人為皇后。可見,一開始的姻緣安排竟成就了他們之間不可分割的牽絆。
長孫皇后不僅才德兼備、姿色出眾,還十分賢淑敬慎,深得皇上的寵愛。李世民對她視如掌上明珠,無微不至地呵護備至。
她也以賢內助的態度輔佐皇上,幫他分憂解難,一心一意扶持他的君王事業。
兩人感情篤深,恩愛非常。李世民不但尊奉長孫皇后為皇后,還十分信任依賴她的智慧謀略。長孫皇后也不負所托,時時以婦道人心安撫皇上,相濡以沫,守望相助。
長孫皇后由最初的一紙婚約,成就了她與李世民的姻緣。高士廉的一番占卜,讓她在最適當的時間嫁給了最適合的人。她不負所望,成為一代賢后,用智慧和恩德扶持李世民。正是有了這樣一位賢內助,李世民才能心無旁騖,建立了盛世太平的大唐江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