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海蘭察:40年立7大奇功,畫像4次入紫光閣,乾隆保他11代榮華
2023/10/12

前言

1755年,清朝乾隆二十年,一位叫海蘭察的年輕索倫族士兵,在征討準噶爾的戰役中,單槍匹馬擒獲敵方頭目,一戰成名。

40年后,這位來自北方邊疆的勇士,已經成為大清王朝南征北戰的中流砥柱,功勛卓著。他不僅立下7次大戰功,還4次入選紫光閣,享受皇帝11代的恩寵。

他,就是海蘭察,一生為大清王朝護國衛邊,南征北伐,功勛顯赫。筆者擬以他的一生,述說大清邊疆一代猛將的傳奇故事。

一、草原少年郎,立下開國第一功

海蘭察,本名多拉爾·海蘭察,出生于黑龍江一帶的鄂溫克族,即俄語中的「索倫族」。

鄂溫克族是我國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們信奉薩滿教,生活以打獵為生。海蘭察自幼便在寒風中騎射,習得馬背上的威勢。

1755年,20歲的海蘭察加入了清軍八旗鑲黃旗,成為一名普通的騎兵。此時的大清,正值鼎盛時期,乾隆帝決心征服西北方的準噶爾部落,出動重兵,海蘭察也隨軍西進。

此役之初,準噶爾右側輝特部的頭目巴雅爾投降清軍,不久又反叛逃亡。海蘭察奉命追擊,獨自一人在茫茫山野中搜索三里,終于發現巴雅爾的身影。

海蘭察沒有絲毫猶豫,他策馬飛奔,馳騁山谷,一箭射中巴雅爾,將其生擒。

一個普通騎兵,在重兵環伺之中,竟敢獨自生擒敵軍頭目,這樣的英勇讓乾隆欣喜不已。他親自召見海蘭察,封他為「巴圖魯」,在滿語中意為「勇士」。

一個草原少年,立下開國第一功,海蘭察也從此一戰成名,開始了他傳奇的軍旅生涯。

二、南征緬甸立奇功,晉升副都統

1765年,緬甸軍隊越境侵擾云南,乾隆帝大怒,派小舅子傅恒為統帥,云貴總督明瑞為副,出動十萬大軍南征緬甸。

此時的海蘭察已經是一名優秀的軍官,他積極響應號召,前往云南會合大軍。

傅恒授海蘭察一個重要任務:他要率領300名八旗鐵騎,從險峻的萬仞關出發,繞到緬甸軍隊的后方,破其大營。

海蘭察會意,他帶領手下棄馬從戛鳩江游水過河,悄無聲息來到敵軍大營,一舉燒毀營寨,緬甸軍隊大亂。此戰功勞巨大,海蘭察被提拔為副都統。

接下來,在老官屯之戰中,海蘭察又率兵突襲錫箔山,大破緬甸軍隊,斬殺過半。

一場場勝利下來,滿懷抱負的海蘭察也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統帥。只是此役中,大疫當前,清軍死傷慘重,小舅子傅恒也染疾而亡,年僅38歲。海蘭察親見將士抱病奮戰的悲壯,也明白了保家衛國的沉重。

三、金川大捷,二進紫光閣

1771年,四川金川地區爆發嚴重叛亂,損及三藩之地。乾隆派鐵帽子王阿桂前往剿匪,54歲的海蘭察也參與此役。

海蘭察此次擔任阿桂的左右手,他率兵打頭陣,連下噶拉依、木城、路頂宗等敵寨。每戰必勝,連克五十余座敵城,一舉斷絕叛軍。

阿桂見海蘭察進取,倚為左膀右臂,大喜過望。待小金川平定,又命他開路,直插大金川。

此時已是冬季,海蘭察帶兵開鑿山路,智勇雙全。他與名將福康安配合,終于擒獲大金川魁首索諾木,為平定叛亂作出重要貢獻。

大小金川平定后,乾隆帝親書詩贊海蘭察「勇而有謀」,將其畫像再次入選紫光閣,可見乾隆對他的器重。

四、兩平回亂立獨當,晉升一等公

1781年,甘肅、青海一帶回民爆發大規模叛亂,勢頭猖獗。乾隆帝立刻調派老將阿桂帶兵西進,鎮壓叛亂。已是一等侍衛的海蘭察,也奉旨隨軍出征。

然而,此役艱難異常。海蘭察帶兵翻越水磨溝,出其不意襲擊叛軍,終于抓到敵軍主力。但海蘭察也負傷,一槍擊中胸前,幸未傷及要害。

接連數戰告捷后,叛亂平定。海蘭察立下獨當一面的戰功,乾隆帝封他為超勇侯,授予孔雀翎,以示褒揚。

三年后,甘肅再次爆發回亂,乾隆立刻派海蘭察帶兵前往鎮壓。海蘭察直搗黃龍山,一舉殲滅回軍主力。憑借兩次平定回亂的軍功,海蘭察晉升為一等公,成為真正的統帥級人物。

五、剿匪台灣再立奇功,三進紫光閣

1787年,台灣發生規模浩大的林爽文起義,嚴重威脅東南沿海。乾隆帝派鐵帽子王福康安率軍南下,鎮壓叛亂。

已是老將的海蘭察奉命作為福康安的副手同行,但他并不張揚,仍以咨議大臣的身份輔佐福康安。

海蘭察深知,要鏟除叛亂,必須樹立清軍的威嚴。他親率20名巴圖魯勇士,向千人叛軍戰陣猛沖,大勝而歸,一戰建立士氣。

接下來,海蘭察又帶領清軍猛攻笨港、興華店、六斗門等地的叛軍,逐一擊破,終于將叛軍主力圍殲。福康安見海蘭察如入無人之境,也不禁贊嘆不已。

林爽文起義平定后,乾隆帝第三次將海蘭察的畫像懸入紫光閣,可見他對海蘭察的信任。

六、高齡從征建大功,晉一等公

1791年,已經74歲高齡的海蘭察,再一次奉旨西征,鎮壓藏區的廓爾喀叛亂。

福康安為統帥,海蘭察帶領巴圖魯勇士和索倫族兵馬隨軍出發,西進1600里,前去征討。

此役,海蘭察依然與福康安分頭行動。濟嚨之戰,海蘭察用計誘敵深入,一舉圍殲叛軍主力。瑪噶爾山戰役中,他又設伏三日,終于活捉敵軍頭目。

此役中,海蘭察屢建奇功,但也多有負傷。他的坐騎在戰斗中負重傷,淪為殘廢。得到報告的乾隆帝展現罕見的關懷,多次敕諭海蘭察在作戰中必須保重,不可輕冒險。

最終,廓爾喀叛亂平定。福康安親自向乾隆奏稱,海蘭察當仁不讓,建最高戰功。乾隆帝立即將海蘭察晉封為一等公,成為世襲榮銜。

七、功成身退多惠賞,畫像第四進閣

1793年冬,立下7大戰功的海蘭察,因多年征戰負傷過重,以77高齡 病逝軍中。

乾隆帝聞訊,悲痛不已,親自祭奠,追贈一等公,謚曰「武壯」。又第四次將海蘭察畫像懸入紫光閣,與精忠報國的將士們配享。

為褒揚海蘭察一生建功立業,乾隆帝還破例將其入祀昭忠祠。海蘭察雖未殉國殤身,但多次負傷奮戰,乾隆帝認為他已然報效國家,應得到褒揚。

海蘭察死后,他的兒子也承繼了一等公的世襲封號。而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還特批海蘭家族11代享受世榮,以示對勇猛誠忠的索倫族人的嘉獎。

結語

海蘭察,承自北疆,揚我中華。他從一個普通草原勇士,在40年的戎馬生涯中,從準噶爾到台灣,南征北戰,樹立起邊疆猛將的典范。

他一生隨駕征伐,立下7大戰功,4次入選紫光閣,護國衛民,功勛卓著。

讓我們銘記這樣一位來自少數民族,卻血脈相連的名將。正如海蘭察的故事所展現的那樣,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你中有我、榮辱與共的整體。

各民族的子弟在衛國圖存的道路上,都刻下自己的成就;他們匯聚成馬蹄奔騰的磅礴,共同譜寫著中華民族不朽的史詩。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