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漢武帝晚年最慘痛敗仗:李廣利正打仗,聽說全家被抓,先勝后敗
2023/10/14

前言

竹杖芒鞋,踽踽獨行。

一縷白發,飄搖荒野。

曾經馬革裹尸,戰死沙場;

今朝胡服在身,投降敵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君不見,李廣利與匈奴殊死戰,卻因一紙詔書,家破人亡。

一、重任在肩 曲折前行

西漢建武二十六年,有一個男孩在長安城某普通官宦之家誕生。他叫李廣利。

和其他孩子一樣,李廣利也過著平淡的童年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個消息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的姐姐李氏被選為漢武帝的寵妃。

自此,李廣利便背負起了一個家族的期待。在漢武帝眼中,他是李夫人的親弟弟,是可以倚重托付的人才。

雖然李廣利并不如衛霍二人天資過人,但漢武帝仍舊提拔他擔任將領,多次出征西域、匈奴,戰績并不突出,卻也稱得上中規中矩。

在漢武帝心中,李廣利就是下一個衛青,下一個霍去病。只要多鍛煉鍛煉,總有一天能成為大功臣。

漢景帝甘露三年,李廣利獲詔率軍2萬,出塞遠征大宛一役,堪稱東方版的「馬拉松戰役」。

李廣利率領大軍深入大宛國內三千余里,遭遇重重阻礙,屢戰屢勝。通過兩次大戰,終于攻克大宛王都,將大宛國迫至投降。

雖然此役李廣利損兵折將,幾近全軍覆沒,但終究擊敗強敵,為漢武帝的西域經略立下汗馬功勞,一時間名聲大噪。

在漢朝士大夫眼中,李廣利終于擺脫了「漢武帝女婿」的光環,真正成為一名出色的統帥。

二、內憂外患 實力削弱

可惜好景不長,漢武帝垂暮之年,朝政日益腐朽,民變頻發。

匈奴單于呼韓邪最為漢武帝頭痛。他統一南北匈奴,實力強大,對漢邊境騷擾不斷。

曾經的名將衛青、霍去病都已相繼去世,漢軍喪失戰斗力,屢戰屢敗。即使李廣利也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

漢武帝的晚年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操勞過度,神志也漸失。

公元前91年,漢武帝懷疑大臣謀反,發動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導致「衛家滿門抄斬」。

此后,漢武帝疑心病更甚,立儲問題也懸而未決。李廣利憂心忡忡,生怕自己再受牽連。

三、雞飛狗跳 賭上全盤

就在這危機四伏之時,匈奴單于呼韓邪看準漢朝內亂的機會,在邊境發動大舉進攻。

匈奴軍隊直搗酒泉、五原二郡,殺掠漢人。守軍不敵,損兵折將。

漢武帝大怒,立即命李廣利為主帥,率領7萬大軍前去迎戰。此時,李廣利也把這次戰役,當成揚名立功的大好機會。

在出征前,李廣利還拜訪了宰相劉屈氂,商量令其子媳婦昌邑王劉髆為太子之事。劉屈氂欣然應允,兩人達成共識。

可就在李廣利率軍深入匈奴腹地,取得初步勝利之時,長安城卻傳來一個驚天動地的噩耗:

劉屈氂全家被漢武帝滅門抄斬!

根據劉屈氂的供述,漢武帝認定李廣利與劉屈氂勾結謀反,于是下詔囚禁李廣利的全家。

李廣利登時如墮五里霧中,失魂落魄。他的家人現在生死未卜,自己也被污蔑為謀反之徒,前途難料。

經過痛苦的掙扎,李廣利終于下定決心:他必須在匈奴取得決定性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為全家贖罪!

為了一雪前恥,李廣利激昂慷慨,誓與匈奴人拼個你死我活。

四、大戰匈奴 初戰告捷

當漢軍來到郅支水時,李廣利派出兩萬輕騎繼續深入,終于遭遇匈奴左賢王軍。

兩軍對峙之時,李廣利神情從容,策馬在陣前巡視,以慷慨激昂之詞鼓舞士氣。

隨后,他親自率領親兵突擊匈奴軍隊主力。李廣利身先士卒,如入無人之境,匈奴軍屢屢后退。

最終,漢軍以少勝多,大破匈奴軍,斬殺左賢王。初戰告捷的消息很快傳遍軍營,將士們士氣大振,士氣高漲。

然而李廣利并不滿足于此,他決定繼續深入,徹底殲滅匈奴勢力。

高級將領們勸告李廣利,主力匈奴軍隊已經后撤,局勢對漢軍不利,不如及時退兵。但李廣利拒絕接受,他誓要立下赫赫戰功。

此時此刻,李廣利只想著要救出被囚的家人,對軍情已經略失判斷。

五、大敗匈奴 慘遭圍殲

在城邊,李廣利終于再次遭遇匈奴主力軍。

兩軍交戰數日,殺得難解難分。漢軍雖已疲憊,仍與匈奴死士展開殊死搏斗。

誰知這只是匈奴單于詭計的序幕。他派兵挖掘了幾尺深的溝壑,又命精銳兵分兵繞到漢軍后方。

入夜時分,匈奴軍隊突然襲擊疲倦不堪的漢軍大營。李廣利登時手足無措,無法組織反擊。

漢軍陷入混亂,想要退回駐扎地,卻紛紛墜入匈奴人的溝壑之中。

一夜之間,7萬漢軍士兵折損殆盡,僅剩李廣利孤身一人。

此役可謂兵敗如山倒,李廣利從未想到,自己接連獲勝的大軍,竟會以這樣悲慘的形式覆沒。

他悲痛欲絕,終日痛哭流涕。眼見大勢已去,為了保全性命,李廣利最后選擇了投降。

六、投降匈奴 害在同袍

李廣利投降匈奴后,受到單于禮遇,娶得單于之女。

之前投降的李陵知道李廣利戰敗投降,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找巫師誣陷李廣利,導致單于殺害了李廣利。

與此同時,漢武帝也將李廣利的家人悉數誅殺。李廣利不僅沒能保家衛國,反而造成自己與家人全軍覆沒的悲劇。

結語

事后分析這場大敗的原因,李廣利個人的冒進務功是重要因素。

但其根源還在于漢武帝刻薄寡恩,在李廣利軍事行動的關鍵節點收監其家人,導致李廣利失去理智,爭取立功自救。

如果沒有漢武帝的急令囚禁李家,也許結果不會如此慘烈。李廣利仍有可能秉承軍法,有序退兵回朝。

種種跡象表明,此役失敗,漢武帝難辭其咎。他重用庸才李廣利,又在關鍵時刻打擊李廣利的信心與士氣。

李廣利雖然急于建功而戰略失誤,但關鍵還在漢武帝政令不當、用人失察。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終導致7萬漢軍士兵葬身異鄉,一代良將家破人亡。

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反思的歷史教訓。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