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至今都沒有人敢挖掘,據說秦始皇陵墓里面有許多的陷阱機關,一不小心就會命喪黃泉,所以歷史上進入秦始皇陵盜寶的人基本上就沒有人能夠活著走出來。根據《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是由李斯負責設計的,負責監工的是大將章邯,總共征用了72萬名民夫,歷史36年,比胡夫金字塔建造的時間還要久,堪稱歷史第一。秦始皇陵到底是完好無損還是只剩一個空殼子?一個證據揭露了真相。
在1965年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時郭沫若號召一幫考古專家和歷史學者想要研究秦始皇陵墓,但是當場就被總理否決了。先前已近有人開挖過年代久遠的陵墓,當時因為墓中的環境和墓外的環境有很大的差距,有些東西直接拿出來的話,會使這些東西變形或者壞掉,以防秦始皇陵墓中的一些奇珍異寶遭受這樣的損害。為了能夠好好地將這些東子展示給后人,一定要等到技術很發達的時候,再來挖掘。
秦始皇時期是他統治著中國,他所做的佳績被我們稱為千古帝王。關于他的身平也有不少的傳聞,不過最吸引大家的還是他的陵墓,他在執政的后半時期已經開始癡迷說長生之術,據說他的陪葬品里有許多奇珍異寶!如今秦始皇的陵墓已有了千年之久,人們對他陵墓越來越好奇,但為何被考古學家發現后,至今一直沒有人敢去發掘?里面到底有什麼?真的有一支幽靈軍隊?還是里面的水銀是真的呢?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通過此次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反應,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墻,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為了營造江河大海,還是為了防止墓穴被盜,因為大量吸入汞氣體能導致人窒息死亡。
根據如今的發現,始皇陵地宮在封土的保護下得以完整保存至今,數千年來從未遭到盜掘。兩千多年悠悠而過,曾經十分宏偉的始皇陵到如今只殘存一座不起眼的山丘,佇立在臨潼縣內的驪山之下。相關專家對此提出了新的見解,他們認為:秦人普遍采用的以頭向西的葬俗和一度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當時此地的文化或原始宗教信仰相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