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張廷玉:康熙栽培,雍正重用,輔佐乾隆15年,為何晚景如此蒼涼?
2023/10/13

前言

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有一個叫張廷玉的少年郎,他就是這段故事的主人公。

張廷玉生于桐城一個士大夫之家,他的父親張英,是康熙帝時期的重要大學士。張廷玉從小家境優渥,聰慧過人,深得康熙帝的賞識和提拔。

然而,張廷玉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跌宕起伏。他歷仕三朝,從一介書生到位極人臣,輔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晚年卻遭到乾隆帝的冷遇,老驥伏櫪,余生落寞。

張廷玉作為清初重要宰輔,他的功過得失,實在值得人們探討和思考。

一、少年高中進士,康熙即刻召用

張廷玉生于康熙十五年,當時正值康熙盛世,京城熱鬧非凡。而張廷玉的家鄉桐城,更是一方文化名城。

桐城歷來就是江南讀書人的聚居地,明清時期,這里涌現出許許多多的進士、舉人。張廷玉家中熏陶深厚,父親張英更是一代名臣。

張英早年就是康熙帝的諫臣,後來官至內閣大學士,深受康熙帝倚重。年少的張廷玉,從小就受到極好的教育,臨池作文,詩書灼見。15歲時,張廷玉就娶了鄰里趙氏女為妻,可見張家門第不俗。

25歲那年,張廷玉終于迎來人生第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他參加鄉試,高中舉人。按照慣例,舉人及第后,還要等上一年才能赴京會試。然而讓張廷玉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準備北上赴試的這一年,他的父親張英卻被任命為會試的主考官。

按照清朝的規定,主考官的子弟不能參加當年會試,只能回避一年。張廷玉不得不把書卷收起,再等三年后才能重新赴京會試。

三年后的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如愿以償,終于在會試中高中進士。此時,他已年滿30歲。

按照清朝的例子,新科進士朝考后,要外放省為官,或留在奉翰林院。可張廷玉卻沒有等待散館的機會,他很快就被康熙帝鎖定,直接任命為翰林院檢討,非常破例。

之后,張廷玉又被康熙帝特旨調入內閣值班。南書房的工作非常繁忙,張廷玉從早到晚伏案疾書,輔助康熙處理奏章文書。

張廷玉工作勤奮,又頗有文采,深受康熙賞識。康熙常常召他隨駕游獵,兩人關系日益親近。張廷玉的仕途,就此平步青云。

二、父喪守制三年,復起繼續邁步

張廷玉剛剛入仕時,生父張英還在世,一直以大學士身份輔政。父子兩人一南一北,各司其職,也可說清流相映,聲名鵲起。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張廷玉以檢討身份供職的第八年,他的父親張英突然去世,享年僅56歲。

張英去世的消息傳到京城時,張廷玉正在金鑾殿備課。他雙膝跪地,哭得失聲,隨后請假返回家鄉,在父親墓前守喪三年。

這三年對于仕途似錦的張廷玉來說,無疑是漫漫長夜。他閉門不出,一心思念父親,與他十余年的搭檔政治生涯。

守完喪期,張廷玉重新返回京城,恢復他的朝中生活。不久之后,康熙帝繼續提拔他,任命他擔任翰林院侍講學士,不日又遷內閣學士,加二品頂戴。

中間雖有一段中斷,但康熙帝并未因此遺忘張廷玉。父親去世后,張廷玉變得更加倚重康熙帝的提攜。兩人關系日益親密,張廷玉的仕途再次步入正軌。

三、薦舉鄂爾泰,雍正深知張廷玉用心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太子胤礽繼位,是為雍正帝。雍正即位后,深感施政艱難,于是重新審視父親康熙留下的臣子。

在一眾老臣中,雍正帝格外看重張廷玉這個人。張廷玉不僅才華出眾,父親張英還曾是自己的啟蒙老師。再加上,張廷玉多年輔政,經驗老到,深諳帝王心術。

最關鍵的是,身在南書房的張廷玉之前并未參與康熙晚年諸皇子的儲君之爭。他兩袖清風,引無外言,并未結黨營私,這讓雍正帝大為看重。

很快,雍正帝提拔張廷玉入值南書房,繼續擔任自己的貼身秘書。張廷玉也不負眾望,時時把握龍顏,使雍正帝稱心如意。

不久,雍正帝還任命張廷玉為內閣大學士,開始讓張廷玉參與機要政務。張廷玉為政老練,深謀遠慮,讓他參與決策,雍正帝如魚得水。

在這期間,張廷玉還向雍正帝舉薦了一位人才——鄂爾泰。鄂爾泰是陜西人,曾在云南推行改土歸流、屯田政策,政績卓著。

張廷玉向雍正帝提議,調鄂爾泰入京輔政。雍正帝聽從他的建言,任命鄂爾泰為內閣大學士。從此,張廷玉與鄂爾泰搭檔共事,助益雍正朝政績彪炳。

四、遺詔內定,乾隆登基張廷玉頂峰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突然駕崩。臨終時,他留下遺詔,確立四皇子弘歷為繼承人,并任命張廷玉等四大臣為顧命大臣輔政。

在遺詔中,雍正帝特別提到要在張廷玉死后,給予他太廟配享的殊榮。這在清朝尚屬首例,顯示雍正帝對張廷玉的高度倚重。

弘歷很快登基為帝,是為乾隆帝。剛繼位的乾隆帝深感執政不易,對父親留下的心腹張廷玉尤為倚重。他不僅封張廷玉為伯爵,還派他教導皇子讀書,重要文書多出自張廷玉之手。

在乾隆初年,張廷玉達到仕途的頂峰。他不僅位極人臣,而且還積極參與實事,如總領《大清會典》的編纂工作。一時間,張廷玉的聲名達到空前地步。

然而好景不長,當乾隆逐漸成長為英明的君主后,年邁的張廷玉漸漸成為障礙。乾隆帝不愿再受老臣擺布,兩人關系從高度和諧轉向劍拔弩張。

五、辭官歸鄉,乾隆反口太廟之約泡湯

乾隆十三年,張廷玉已年過古稀,決定告老還鄉,辭去宰輔之位。

乾隆帝起初以太廟之約為由,不肯放他離去。張廷玉巧言令色,終于得到乾隆懊惱的準許。

臨行前,張廷玉還提出希望乾隆重申太廟之約,以確保自己退休后的榮譽。乾隆帝勃然大怒,認為張廷玉不識抬舉,取消了太廟之約。

從此,張廷玉在乾隆心中已然沒有絲毫存在感。退休一年后,張廷玉的親戚犯事,乾隆帝立刻派人將張廷玉家中的御賜物件全部追回。

張廷玉一時志得意滿,晚年卻黯然離京。他閉門不出,在家中郁郁而終。終其一生,也沒能如愿以償地配享太廟。

結語

回望張廷玉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一代名臣也有晚節不保的可能。

張廷玉矢志報國,輔佐三朝皇帝,對清朝初期的繁榮穩定功不可沒。但是,他在晚年過于在意名譽榮耀,堅持太廟之約,最終導致與乾隆帝翻臉,黯然收場。

在張廷玉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功臣的晉升跌宕,也看到一個老臣的日薄西山。后人當以此為鑒,審視人生,反躬自省。

一個人最終能否圓滿,靠的終究不是外在的榮譽,而是內心的滿足。這是張廷玉走過一生最最需要學習而難能可貴的一課。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