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紀昀:日抽5袋煙,必食10斤肉,若非乾隆愛才,他活不到82歲
2023/10/12

前言

紀昀,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人。他博覽群書,卻愛開玩笑捉弄人;他主持編撰了《四庫全書》,卻也因為這項工作險些丟了性命;他82歲仍抽5袋煙、吃10斤肉,卻也曾在政治風波中表現出仁義之心......

今天,讓我們一同穿越回18世紀的清朝,走進紀昀的生平,看看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矛盾而有趣的人。紀昀用他82年的人生向我們呈現了一個活生生的邏輯思維敏捷且百科全書式人格的形象。

1724年夏,當仲夏的燥熱還在蔓延之時,河間府的紀家響起了嬰兒的啼哭——他們的小兒子紀昀降生了。剛滿3歲的紀昀就開始啟蒙學習。孩子們都還在玩耍游戲的時候,他已經能認字讀書了。

聰明伶俐的他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他對古籍了如指掌,能背誦課文。6歲那年,他便參加了童子試,結果以最小的年紀高中了首名,被稱作「神童」。這為日后入翰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0歲那年,紀昀的父親紀容舒進京任官,紀昀也跟著來到京城。對紀昀來說,離開家鄉來到陌生的都城,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變故。

來到熙熙攘攘的京城,紀昀開始了漫長的讀書生涯。起初,他不適應這里的生活節奏,想家的愁緒多多。但漸漸地,翰林院豐富的書籍吸引了他。他開始了長期的閉門苦讀。

紀昀藏書甚多,涉獵范圍極廣,不僅通曉經史子集,就連天文、地理、醫藥等他都有所了解。他富有求知欲,夜以繼日地學習,以至于眼睛都近視了。為了學業,他熬紅了眼睛,讓自己這個「神童」有了短板。

在父母的安排下,17歲的紀昀就娶妻生子,開始了世俗的家庭生活。妻子溫柔賢惠,時常照料紀昀的起居生活。紀昀也非常敬重愛護他的妻子。然而求學之心從未停歇,紀昀白天在朝堂上工作,晚上就回家與妻子團聚,一邊陪伴家人,一邊繼續鉆研書本。

20歲那年,紀昀終于迎來第一次科舉考試的機會。他滿懷信心,想要一鳴驚人。可是童年的神童在考場上失利了,他不僅題目沒答好,甚至直接跑題,最終未能如愿高中。3年后的會試,紀昀再次奪魁,終于如愿成為了舉人。科舉這條路并不像紀昀學習那麼順利,中間他還曾因母親去世守孝三年,錯過了一次考試。

直到30歲那年,紀昀經歷了又一次會試的失敗后,終于在第三次會試中高中進士,被乾隆帝所賞識,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步入仕途。

對紀昀來說,翰林院可說是他工作的長期堅持地。從庶吉士做起,他後來又擔任過翰林院侍讀、侍講等職務,幾乎終生都在翰林院任職。朝堂之上,紀昀漸漸從一個新人成長為老臣。

紀昀剛入翰林院時,還是個毛躁輕狂的書生,加上他自視甚高,喜歡開玩笑捉弄人,因此結下不少仇家。有幾位同僚被他戲弄后對他頗為反感,暗地里討論如何整治紀昀。

一次,紀昀隨乾隆帝在杭州游覽時,乾隆看到杭州的白龍寺,對其建筑之美贊不絕口。他興致大發,讓文臣們對「白龍寺內撞金鐘」這句話進行對仗。

眾人都納悶不已,只有紀昀信手拈來:「黃鶴樓上吹玉笛。」他將李白的名句妙語連珠般應對,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紀昀最大的特點,是他生性幽默,喜歡開玩笑。就像本文開篇他稱乾隆皇帝是「老頭子」一樣。對于乾隆,他不敢不恭敬,但對于其他同僚,他不僅僅是開玩笑,更喜歡捉弄人。

紀昀剛考中進士,被乾隆帝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時,頗為輕狂,再加上他自恃才高,喜歡在朝堂上拈輕怕重,甚至把一些老臣當成可以隨意戲弄的對象。

這在當時的禮法看來已屬僭越,因此得罪不少人。等紀昀從新疆歸來,他雖然收斂許多,但遇到不平之時,仍會出言譏諷。

例如,《嘯亭雜錄》記載了紀昀的兩個故事。乾隆中期,大學士于敏中擔任首席軍機大臣,大臣們紛紛巴結。

有一位探花郎沒有門路,便讓自己的妻子拜于敏中的小妾為干娘。後來,于敏中去世,梁國治入值軍機處,該探花又讓妻子拜梁國治為義父,還送了梁國治一個很大的珊瑚作為禮物。紀昀實在看不慣,便寫了一首詩諷刺道:

昔曾相府拜干娘,今日干爺又姓梁。赫奕門楣新吏部,凄涼池館舊中堂......

一首詩,直接將該探花氣得辭官。

再有,嘉慶帝永琰登基時,他昔日的老師朱珪水漲船高,有人為了和朱珪拉關系,匍匐在朱珪門前,厚顏求見。結果剛見完朱珪,此人又爬到軍機大臣戴衢亨的門前,巴結戴衢亨。紀昀看不慣,罵此人是「三姓家奴」,提筆寫道:

人前惟說朱師傅,馬后跟隨戴侍郎......

紀昀不僅諷刺這些朝堂上的小人物,就連大人物他也照樣不客氣,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后期,和珅權傾朝野,無人敢與之正面抗衡,紀昀自視清高,不愿與之為伍。

一日,和珅在府邸修建一座涼亭,想請才高八斗的紀昀題一幅匾額。和珅親自來翰林院請紀昀寫墨寶,紀昀推辭不掉,于是在案幾上揮毫寫下「竹苞」二字。

和珅不解其意,紀昀解釋道:「這兩個字出自《詩經·小雅·斯干》,是房屋建成,門庭興旺的意思。」

和珅大喜,捧著紀昀的墨寶回家,火速命人裱起來掛上。過兩日,乾隆到和珅府上看到這塊匾額,大笑起來,他對和珅說:「竹苞竹苞,紀曉嵐這是在罵你家‘個草包’呢!」和珅聽完,恍然大悟,從此對紀昀心懷敵意。

紀昀也因此結下不少政敵。他性格直爽,看不慣大臣間明爭暗斗的勾心斗角,便通過詩文諷刺挖苦。可以說,整個乾隆朝朝堂上,沒有幾個能逃得過紀昀鋒芒的。

就這樣,紀昀在朝堂上度過了一段輕狂的歲月。直到34歲那年,一場風波將他的仕途生涯投入艱難。

那一年,鎮守兩淮的盧見曾被鹽商誣陷貪污受賄,引發御史彈劾。乾隆得到消息,派人到兩淮秘密嚴查盧見曾。盧見曾是紀昀的姻親,紀昀為了搭救他,冒險通風報信,結果事發,他也被牽連,并被發配新疆3年。

新疆的日子讓紀昀歷盡艱辛,那里環境惡劣,動蕩不安。他不得不忍受嚴寒和蚊蟲的侵擾,每日提心吊膽。好在紀昀爭強好學的精神并未削減。他利用這段時光讀書思考,積累下來的心得後來都寫進他的著作《略微草堂筆記》中。

3年后的一天,紀昀終于等來自己冤案昭雪的消息。盧見曾案得以平反,他也重獲新生,這次風波使他看清了人生的沉浮起伏。經歷風雨,他變得更加穩重老練。

回到京城后,紀昀全心投入到學術研究中。他參與編撰的書籍極多,幾乎涵蓋了清朝所有重要的編年史和地方志書,如《平定準噶爾方略》《平定金川全記》等,均有他的功勞。

至乾隆三十七年,紀昀的學術生涯達到巔峰——他被乾隆帝任命為《四庫全書》總編纂。

《四庫全書》是對中國古籍的系統性整理,項目浩大,編纂時間長達20年。60歲的紀昀工作勤奮,他需要組織管理360多名編纂官員,還要親自校勘古籍。整組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各領域,對中華文化貢獻不可估量。

然而編纂過程也艱辛至極。紀昀每日趴在書案前校書,手指流血也不退縮。更糟糕的是,他還因敏感內容卷入幾次文字獄,險些再次被發配。

其中一次文字獄牽連極廣,書中引文涉及帝王得道,被視為謗諱。紀昀作為總編纂被問責,險些丟官甚至丟命。在大獄面前,他苦苦哀求,表示自己對文字所引不知情,乾隆這才網開一面,將他從死刑邊緣救回。

好在乾隆帝欣賞他的學問,加上紀昀老謀深算,漸漸化險為夷。82歲那年,他終于完成了這項將名字永留史冊的偉業。《四庫全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成就了紀昀一生的輝煌。

紀昀一生最離不開的,還有他的三個「好」字。

好吃、好抽煙,好色。

他最喜歡吃肉,從不吃米飯,每天吃十余斤肉,讓人嘆為觀止。從年輕時就抽煙如飯,晚年設計的巨大煙袋更是傳為佳話。據說他每天最少要抽5袋煙,才能正常工作。

紀昀晚年還納了多位妾侍,過著不太正統的生活。但這些都不構成阻礙,82歲那年,他仍然堅持抽煙、吃肉、好色的習慣。

可以說,紀昀是一個生活混亂而又學識淵博的怪人。他一生都在努力尋求知識,但也喜歡用這些知識開玩笑或諷刺他人。

他主持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一項偉大的學術貢獻,也因當時的政治環境而受到一定約束。

許多歷史名人都很難給出定論,因為他們有太多的矛盾。我們不應只看一個側面。紀昀用他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復雜的人性百態。

結語

歷史并不只有英雄和罪人,更多時候,一個普通人也會有不平凡的人生。

紀昀并不完美,但他留下的文化財富至今依然熠熠生輝。我們不應該用道德的角度苛責一個已逝之人,而應該寬容地看待他們留下的遺產。

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有陰暗,也有光明,有軟弱,也有堅持。評說一個人需把他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觀察,而不是以今天的標準衡量昨天的人。

人性的復雜多變正成就了歷史的豐富多彩。我們都活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寬容與包容,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