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歷史故事
人物傳記
    
朱楨:朱元璋庶長子,明朝藩王楷模,其母可能是朱元璋的「初戀」
2023/10/12

前言

1330年,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雙亡,家境貧困。25歲之前,朱元璋一直過著小民的生活,甚至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皇帝,擁有妻妾成群。直到1355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投奔郭子興門下,得到馬皇后的真心相扶,才有了自己的小家。

1368年,朱元璋登基稱帝,建立大明王朝。為了鞏固邊疆,他效仿古代封建制度,給兒子們封藩王,駐守邊境要地。1370年,朱元璋兌現6年前的承諾,封6歲的朱楨為楚王,駐守武昌。

這就是楚王朱楨的起始。他是朱元璋幾十年前「初戀」所生,卻歷經三朝風云變幻,始終如一,忠心耿耿,成為明朝第一代藩王的楷模。

一、寒門出身的朱元璋,25歲前從未想過有妻室

1330年農歷正月初一,一個叫朱元璋的男嬰在江蘇鳳陽的一個窮苦農家降生了。他的父親朱五四早逝,母親陳氏也在他很小時便去世,由一個寡母帶大。

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少時打過牛,放過豬,種過菜,靠著務農維生。他性格剛強,有正義感,曾與地主發生沖突,被迫離開家鄉,來到了集鎮上學做小商販。

25歲之前,朱元璋一直過著平凡的小人生。他雖然勤勞能干,但終日與錢財打交道,再加上家中沒有長輩教導,也養成了嗜賭的惡習。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竟會有一天娶妻生子。

他如此年輕,又無錢無勢,哪里找的到能嫁給他的女子?就這樣,25歲之前,朱元璋的生活局限在吃喝拉撒,甚至沒有考慮過自己何時能成家。

直到1355年,江南地區農民起義爆發,紅巾軍。朱元璋迫于生計,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開始了軍旅生涯。也就是在這個時刻,朱元璋的人生出現了巨大的轉折。

郭子興見朱元璋勇猛聰慧,便將自己的養女馬氏許配給了他。一夜之間,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為人簡單直接,和馬氏十分恩愛。馬氏不僅體貼朱元璋生活起居,還時常鼓勵他讀書識字,成為一名真正的讀書人。

雖然馬氏不是朱元璋的初戀,但她對朱元璋的影響非常深遠。正是在馬氏的幫助下,朱元璋從一個窮小子,成長為紅巾軍的領袖人物。

二、「初戀」胡氏,朱元璋念念不忘

1355年到1368年,朱元璋從一個小兵慢慢成長為漢王,再到皇帝。這十幾年,馬皇后始終相隨左右,對朱元璋來說,馬氏就是他這一生的依靠。

但隨著朱元璋權勢越來越大,四周美貌佳人也越來越多。馬皇后畢竟不是朱元璋的初戀,朱元璋的內心還隱藏著對第一桃花的眷念。

朱元璋小時候住在鳳陽,那里有一個叫胡氏的少女。她比朱元璋小幾歲,是一個溫柔漂亮的女子。朱元璋見過她幾次,心里就對她留下了印象,甚至暗生情愫。只不過,朱元璋當時家貧如洗,無錢無勢,自然無法追求胡氏。

後來,胡氏被許配給了本地一個小官的兒子。朱元璋離開家鄉后,也就把這段童年的傾慕暗藏在了心里。他沒想到,十幾年后,機緣巧合下再次與胡氏相遇。

1364年,朱元璋攻占應天府(今南京),胡氏的丈夫已經去世,她帶著兒女回到了娘家鳳陽。有人告訴朱元璋此事,他立刻派人前去求親。起初胡氏的母親不同意,但在朱元璋的再三追求下,還是將胡氏許配給了他,成為朱元璋的妾室。

朱元璋對胡氏一往情深,甚至比對馬皇后還要傾心。每每朝政結束,他都會特意去看望胡氏。對胡氏的思念,成為朱元璋內心的一塊心病。或許,胡氏就是他青蔥歲月的第一滴眼淚,那些萌動的愛意,至今還留在他的心間。

三、六歲朱楨被封為楚王,駐守武昌

1368年,朱元璋登基為帝,建立大明王朝。他效法古代封建制度,給兒子們封藩王,駐守邊疆要地。

1370年,朱元璋開始實行封藩制度。當時,朱元璋共有10個兒子,長子朱標為太子,次子朱樉封周王,三子朱棡封齊王,四子朱棣封燕王,五子朱橚封魯王。其他幾個兒子也先后受封為王爵。

其中,6歲的小兒子朱楨也在封王之列。他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妾室胡氏所出,朱元璋欣喜萬分,給他取名「楨」,寓意堅固不搖。并兌現6年前的承諾,將朱楨封為楚王,駐守在武昌。

1364年,朱楨還在胡氏腹中,朱元璋圍攻武昌時,便興高采烈地說,這個兒子長大后,要把武昌城封給他當藩地。果然,6年后的今天,朱元璋如愿以償。

封王的時候,小小的朱楨還不太明白自己的身份。他只知道,他和哥哥們一樣,有了一個響亮的王爵頭銜。他開心地問老師:「我現在是楚王了,要去武昌嗎?」

老師笑著說:「王爺現在還小,要先在南京讀書,長大一些再去武昌。」

朱楨嘟起小嘴說:「那我想快點長大,我也想去武昌城玩!」

老師輕拍他的頭說:「好孩子,你慢慢長大,總有一天會去到武昌的。」

四、武昌蠻夷叛亂,朱楨17歲提前就藩

1374年,江夏發生農民起義,席卷鄂西北地區。這些起義軍大多是武昌本地的「蠻夷」人。他們燒殺搶掠,給朱元璋的統治帶來了不小的威脅。

朱元璋召開朝議,商討平叛大計。朱楨已經十歲,他自告奮勇要求父皇讓他去武昌平叛。

朱元璋雖然已經把武昌封給朱楨,但朱楨才10歲,朱元璋覺得還太小,不能親自帶兵。他安慰朱楨,等你再長大幾年,就可以去武昌了。

沒想到,朱楨堅持要求前往武昌,說那里畢竟是他的封地,有責任去平定叛亂。朱元璋看他堅持不渝,便派開國老將周德興作為輔佐,帶領朱楨前去平叛。

17歲的朱楨突然被迫擔起沉重的責任,他在路上兼程前行,終于來到了久仰的武昌城下。

古城高高的城墻猶如一頭老龍蜿蜒環繞,朱楨站在城下,仰望著這座接下來要守望幾十年的城池,心中五味陳雜。

他握緊手中的長劍,自言自語道:「我一定會讓這個城市安定下來,不再有戰亂!」

五、朱楨治理武昌,使其由小城發展成都市

通過朱楨的努力,武昌的叛亂很快平定下來。朱元璋見狀,便讓朱楨留在武昌城不必回南京了。

17歲的朱楨,正式開始了在武昌城的生活。他住在父皇親自命人建造的楚王府內,這里寬廣氣派,有專門的宗廟、宮殿、園林,可見朱元璋對朱楨的寵愛。

朱楨每日勤政愛民,他發現武昌城狹小幽閉,容易孕育叛亂。為了能保護更多百姓,他決定擴建武昌城。

在朱楨的努力下,武昌城的面積擴大了幾倍,他設立了多處城門,并親自為正門取名「鎮楚門」。

鎮楚門的「鎮楚」二字,充分顯示出朱楨對武昌的守護之心。他以石頭為材料,修建了堅固的城墻,使這座城池不再易受外力入侵。

除了修城墻,朱楨還興建水利,發展手工業,使武昌由一個典型的封建軍事城Pool,逐漸向經濟貿易重鎮轉型。

在朱楨盡心盡力的治理下,武昌城逐漸成為鄂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數也大幅度增加。朱楨用自己43年的青春,將這座城打造成了一座現代化都市,對武昌歷史上的發展功不可沒。

六、三朝風云,朱楨始終恪守本分

除了治理武昌,朱楨還時常奉命進京朝見皇帝。他經歷了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更替,雖然朝堂風云莫測,但朱楨始終恪守藩王的本分,從未過問朝政。

洪武時期,朱元璋對朱楨贊賞有加。他不僅多次下旨嘉獎朱楨的軍功,還在朱楨30歲時,任命他為宗人府右宗正,在宗室中地位崇高。

建文時期,朱允炆即位后,萌生削藩之心。但他沒有削奪朱楨的爵位,反而還多次褒獎朱楨使荊襄地區安定。

永樂時期,朱棣也有意削藩。朱楨深知大局,多次上書朱棣支持縮減王府禁衛。朱棣對朱楨賞賜頗豐,稱他為「藩王楷模」。

三朝九帝,但朱楨不參與任何爭斗,只是耕耘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正因如此,他才能海天長存,子孫綿綿。

結語

朱楨作為明朝第一代楚王,治理武昌50余年,將其打造成鄂北政治經濟中心,功績卓著。更難得的是,他經歷三朝風云變幻,始終恪守本份,忠心不渝,成為后世藩王的楷模。

他的一生,展現出對國家的忠貞不渝,也傳承了朱元璋思想中的家國情懷。或許,正因他身上流淌著朱元璋的血脈,他才能如此與這個國家共命運,度過一個不平凡的王爵人生。

孫權的權力交接之路:三子爭位,五位托孤重臣團滅,其原因何在?
2023/11/09
奶奶是慈禧,哥哥是溥儀,他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2023/11/08
清朝滅亡后,皇后嬪妃們去哪了?
2023/11/08
趙云和馬超誰更厲害?2方面分析看似伯仲之間,實則趙云更勝一籌
2023/11/08
古代窮人每天吃什麼?別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2023/11/08
紀曉嵐出上聯「一筆直通,兩扇門敞開」,尼姑怒罵,紀:還沒完呢
2023/11/08
明朝無恥的內閣首輔,李自成厭惡不已,將他折磨5天5夜、腦裂而亡
2023/11/08
諸葛亮雙腿健全,為何打仗時卻坐著「輪椅」,這才是他的可怕之處
2023/11/08
山海關有多厲害?為何清軍26年來寧愿繞路打明朝,也不敢攻它1回
2023/11/08
劉邦長子劉肥: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打壓?看看他是如何與后媽相處的
2023/11/08